欢迎访问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官方网站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
——包为民理事长在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成立30周年
庆祝大会上的讲话(摘要)
各位领导、各位来宾,同志们,朋友们!
大家好!
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,庆祝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成立30周年!学会自1987年5月12日成立以来,顺利走过了30个春秋。30年来,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,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始终遵循学会活动的宗旨,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、技术咨询和科学普及活动,认真举荐惯性技术优秀人才,努力建设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之家,学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。目前,已有团体会员149个,个人会员4157人。2016年成立了惯性技术学会党委会,加强了党的领导。30年来,在学术交流、科学普及、统计工作、财务决算、综合统计调查等方面多次荣获中国科协的嘉奖。学会始终不忘初心,近10年,紧紧围绕学会的基本任务和职责,按照中国科协的部署,积极开展各项工作。
一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,推动惯性技术创新发展
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始终把组织开展学术交流、办好《中国惯性技术学报》,发挥学术交流对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。学会老理事长丁衡高等院士、专家一直倡导和要求学会,要抓好学术交流这个根本任务。因此,30年来我们积极搭建不同形式、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,推动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,促进自主创新、推动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应用。近10年,共开展国内学术交流活动54次(不含地方惯性技术学会),坚持每五年举办一次综合性高水平的惯性技术学术年会。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,近10年组织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20次,其中,在国内举办7次,组织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3次。坚持每5年在国内举办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交流会议。学会保持了与德国惯性技术界科技人员的友好关系,每年都组织参加德国陀螺会议;恢复了与俄罗斯惯导界的联系,讨论了科技合作问题,签署了“合作备忘录”。
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同时,学会还努力办好《中国惯性技术学报》。《中国惯性技术学报》通过近30年的发展,已成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,是国内外多个数据库和文摘索引的源刊。
二、助力创新驱动发展,激励创新争先活动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纵观人类发展历史,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,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”。为推动惯性技术创新发展,中国惯性技术学会:
1.组织高端、前沿学术论坛,引领惯性技术发展
2007年为助力新型惯性仪表的发展,成功举办了青年科技论坛,对新型惯性传感器和惯性导航系统一体化集成技术等广开思路,畅所欲言。2009年召开了“惯性技术新发展、新领域暨学科发展报告会;2013年联合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召开了“重力测量技术研讨会”,不同学科的5位院士、26个单位70余位专家、学者对重力梯度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。2015年组织召开了“原子陀螺高端前沿学术论坛”,国内5位院士,90余人参加了论坛。
2.设立创新优秀论文奖,激励惯性技术创新
根据我国惯性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陆元九先生的捐赠和倡议,2015年,学会设立了惯性技术创新优秀论文奖,以鼓励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创新,写出高质量创新技术论文,促进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。为此,学会制定了《创新论文奖励基金管理办法》和《惯性技术创新优秀论文奖评选办法》。
三、努力开展技术咨询,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
学会根据本身有的条件,组织开展多种技术咨询活动,提供技术咨询服务。近10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:
1.组织编写2010年版惯性技术手册
学会曾在80年代编写出版了《国外惯性技术手册》,1995年编写出版了《惯性技术手册》。随着时间的变迁、科学技术的发展,特别是惯性技术在新理论、新原理、新方法上的迅速发展,2008年,学会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决定,组织编写2010年版《惯性技术手册》(以下简称《手册》),在常务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,组织170余位一线科技人员,经过3年多的紧张工作,完成了百万字《手册》的编写和出版,成为广大惯性技术工作者身边的助手和参谋。
2.组织编写惯性技术学科发展报告
为便于国家有关部门和从事惯性技术研究、生产、应用单位编制“十二五”惯性技术发展规划,2009年我学会按中国科协部署,组织近百名专家、学者和科研生产一线学术带头人、技术骨干进行研讨和编写《惯性技术学科发展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通过调研、座谈、研讨和深入分析研究,历经一年多的时间,完成了近18万字的《报告》编写和出版工作,为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深入了解国内外惯性技术状况,更好、更快地发展我国惯性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3.开展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
为全面了解国内惯性技术领域科技工作者的数量、人员素质、地区分布、职称结构、专业分布、科技成果、工作环境、工作现状、思想动态、诉求、及惯性技术发展趋势等情况,学会技术咨询部从2015年开始在国内开展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。制定了调查方案,在学会网站中专门设置了调查专栏,编制了调查处理软件,并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,形成调研报告,现已取得阶段成果。按照六届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要求,将对取得的信息进一步深入分析。
四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,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
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指出:“科技创新、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,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。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,就难以建立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,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。”我学会历届理事会都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,成立了科学普及部和《海陆空天惯性世界》科普杂志社,编辑出版发行了《海陆空惯性世界》科普杂志。2010年,我学会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建设了惯性技术科普教育基地,向社会免费开放。每年国家科普日活动期间,都有数百人到展厅参观,通过参观增强对惯性技术的感性认识。对宣传和普及惯性技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此外,学会还多次组织编写惯性技术科普读物。我们的老理事长丁衡高院士前些年亲自主持编写了《海陆空天显神威——惯性技术纵横谈》、《神奇的指路魔杖》等科普丛书;2005年又编著了12万多字的高级科普专著——《应用惯性技术验证广义相对论》,并在北京、上海、九江等地亲自主讲。近10年,学会科普部组织编写了《陆海空天惯性技术》和《惯性器件与惯性导航系统》等科普教材,编辑出版了《神奇的惯性世界》等科普专著。组建了惯性技术科学传播专家团队,明确了惯性技术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。学会坚持每年举办青少年科普夏令营,现己举办了22期;坚持了每年举办3次科普讲座,组织参加全国科技活动周和科普日活动等。2015年,我学会被中国科协授予“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”,2016年被中国科协初评为中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。
五、培养人才,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
学会成立以来,特别近10年来,学会十分关注惯性技术领域人才的培养和举荐工作。每年对青年科技工作者,特别是对新进入惯性技术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大专院校学生,以惯性技术讲座的形式进行持续教育和培训。10年来举办讲座30余次,参加讲座的人员达2500余人。根据国家和中国科协的部署,积极开展秀人才的举荐工作。我学会自成立以来推荐了10余名两院院士候选人,其中有3人被评为院士。近10年成功推荐了4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;推荐了9名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,其中2人荣获光华工程青年科技奖;评选推荐了3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和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;向中国科协评选推荐高层次人才库专家11人;推选了惯性技术创新人才计划候选人等。今年又积极推荐了3名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,其中我们推荐的吴伟仁院士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;此外,还向中国科协报送了3名创新争先行动中成就突出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3名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宣传材料。
六、开展会员日活动,努力建设会员之家
会员是学会的主体,是学会之根。为增强学会会员的凝聚力,2006年,学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决定加强“会员之家”建设,制定了建设“会员之家”的工作措施,特设了“会员之家”专项基金,将开展“会员之家”活动经费纳入学会财务预决算之中。积极组织会员参加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。2013年获优秀组织奖,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获“团体组织奖”。
各位来宾,同志们,朋友们!
30年弹指一挥间,面向未来,任重道远。面对当今世界变革的新形势和科技发展的新机遇、新要求,我们首先要把学会自身建设搞上去,深化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改革,提升学会的创新和服务能力。二是继续做好高水平学术交流,聚焦科技发展前沿,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。三是不断提升科普能力,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。四是发现人才、培养人才、举荐人才,建设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成长通道。面向科研生产一线人员,开展继续教育和创新方法培训。五是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公共科技服务,努力争取承接政府转移职能。六是努力建设“会员之家”,不断增强学会的凝聚力。加强学会党建工作。
同志们!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已经开启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团结奋进,攻艰克难,以优异的成迎接党的“十九大”胜利召开!为把学会建成现代一流学会而努力奋斗!
谢谢!
(办公室摘录)